当前位置:100EC>跨境电商>“考拉海购”APP全网下架
“考拉海购”APP全网下架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3日 09:43:42

(网经社讯)2025年3月31日,跨境电商平台“考拉海购”APP在苹果应用商店悄然下架,这一动作如同投入电商江湖的一颗石子,激起层层涟漪。尽管安卓端未明确标注下架时间,但小米、vivo、应用宝等主流应用商店均已难觅其踪。官网与APP界面呈现的乱码状态,官方社交账号长达数月的停更,以及仅存的“考拉海购黑卡海外旗舰店”店铺的萧条景象,都在向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:这个曾以“自营保税仓”模式改写行业规则的跨境电商平台,正逐渐淡出公众视野。

image.png

网易阿里:一场未竟的整合实验

据网经社跨境电商(CBEC.100EC.CN)获悉,考拉海购的故事始于2015年。彼时,网易CEO丁磊亲自站台,将跨境电商视为集团战略级业务。凭借“正品直采+保税仓发货”的创新模式,考拉海购迅速崛起,至2019年上半年已占据跨境电商市场27.7%的份额,力压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。同年9月,阿里巴巴以20亿美元完成全资收购,试图通过“考拉+天猫国际”的双品牌战略巩固行业地位。

这场收购曾被寄予厚望。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前CEO蒋凡曾公开表示,考拉海购的供应链能力与天猫国际的流量优势将形成互补。现实却未如预期般发展。收购后考拉海购团队规模从400人锐减至20人,业务逐渐边缘化,产品迭代停滞在2024年6月的5.31.0版本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其官方公众号停更于2024年6月6日,微博更新则止步于2024年11月22日,这种“慢性死亡”式的运营状态,早已为今日的下架埋下伏笔。

战略收缩:阿里“断舍离”的必然选择

考拉海购的没落,折射出阿里近年来战略重心的转移。财报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九个月内,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同比增长31%至987.21亿元,但经调整EBITA亏损却扩大至115.63亿元,同比下降193%。在“降本增效”成为行业主旋律的当下,剥离非核心资产、聚焦核心业务成为必然选择。

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透露,考拉海购的供应链体系已逐步融入天猫国际,其会员体系亦与88VIP实现打通。当高端用户与采购能力被吸收殆尽,维持独立APP运营的边际效益持续走低。数据显示,2021年考拉海购交易额已不足30亿元,仅为天猫国际同期GMV的5%。这种“资源重复投入”的局面,在阿里强调“业务聚焦”的今天显得愈发尴尬。

行业变局:跨境电商进入“存量博弈”时代

考拉海购的退场,恰似跨境电商行业洗牌的缩影。曾与其并称“当红辣子鸡”的洋码头蜜芽等平台,或转型或沉寂,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。当前跨境电商已进入“存量博弈”阶段,平台比拼的不再是模式创新,而是供应链效率、用户运营深度以及合规能力。

这种转变在用户端亦有体现。考拉海购黑卡海外旗舰店店铺SKU数量已从巅峰时期的数十万锐减至531款,且上新停滞于2021年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天猫国际近三年引进新品牌超2.5万个,海外仓直购订单量年均增长超60%。当“便宜为王”成为消费主流,当直播电商、社交电商不断冲击传统货架模式,考拉海购的式微似乎早有定数。

生态重构:巨头整合背后的资源优化逻辑

考拉海购的下架,不应被简单解读为“收购失败”。从商业逻辑看,这恰是巨头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。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考拉海购,不仅获得了其保税仓网络、跨境支付牌照等核心资产,更实现了对高端进口消费人群的覆盖。数据显示,天猫国际88VIP用户年消费额是非会员的3.8倍,而考拉海购原会员体系为这一数据贡献了约12%的增量。

这种整合效应在财务层面亦有体现。尽管考拉海购APP已停止运营,但其供应链中台仍持续为天猫国际提供选品、品控支持。据内部测算,整合后的供应链成本降低17%,清关时效提升23%。对于日均处理数百万单的跨境电商平台而言,这种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,远超维持独立APP的运营成本。

对于阿里巴巴而言,考拉海购的下架或许只是开始。随着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持续推进“全球化三年计划”,如何平衡速卖通、Lazada、天猫国际等多平台的资源分配,如何应对Temu、SHEIN等新锐玩家的冲击,将成为新的战略命题。
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